大峰
  • 本栏最新文章
大峰
  • 本栏推荐文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大峰祖师事迹 >

善堂鼻祖释大峰

时间:2011-11-12 作者:林俊聪 来源:未知 Tag:点击:

    从古到今,潮汕各地先后兴创、修建了不少善堂,也称“大峰祖师庙”、“善杜”,并传播到香港、台湾和东南亚、美国等潮人居住区。这是一种造福社会的民间慈善机构,深受广大民众称颂。这些善堂的创立,绝大多数是源于宋朝为民造福的释大峰(1039 -1127)和尚的善举。
    据清光绪甲申(1884)本《潮阳县志》卷十八“仙释”载:“宋。大峰,不详里氏,始来自闽。……里人立庙祀之,颜其堂曰:‘报德’。”中间记述建和平桥经过,但有关大峰生平,所述不详。按民间传说,释大峰诞生于北宋宝元二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,俗姓林,名灵噩,字通叟,浙江温州人,进士出身,因不满朝政腐败而弃官削发,云游四方,于宣和二年(1120)自闽游缘至潮阳县蚝坪(今和平)。时逢旱灾,田园歉收,瘟疫流行,路有饿殍,满目疮痍。他为解民厄,结庐于北山(即今桥尾山)的“后灵豁”(今灵泉寺),复设坛于北侧狮尾石(今大峰石),为民祷祝并治病,施医赠药,又收尸埋葬,受民敬仰。当时,后灵豁与蚝坪之间,有大川(今练江)横阻,它直通大海,波流湍急。他每日下山化缘,需乘船过江,见两岸过渡民众常以复舟为患,遂发愿建桥,以方便乡民往来。他广募众资,并亲渡水之深浅高下,以计需用木石数量。宣和五年癸卯(1123),带募得施钱往福建,至靖康丁未即南宋建炎元年(1127)载运木石用材航海归来,石条重数万斤。至今桥之北端,尚存长约8.5米,宽、高各约o.65米之巨石一条,是当年建桥时所遗留。他定桥位于桥头村与番薯埠头之间,利用潮汐周期,运送长2米、宽1米半的松木筏排至江中,按预定墩位置,压上长1.5米至2米的短石条下沉江底。因石条挤压,筏下的淤泥便四面流出,再加上水流冲刷,筏型桥基便被稳置于江底硬地之上了。墩基砌垒成菱形,以分解潮水涨落时水力之冲刷。桥墩建成后,再在墩间铺上5块各重逾万斤的长条大石板作桥面。桥面两边,则用三合土筑成栏墙,每隔4米竖一石柱以形成栏杆。桥东原有三合土与石块砌成驿馆一座。历经艰难,当年便建成16个桥孔,铺成宽9尺、长30丈的桥面,仅较易施工的首尾两孔未筑。是年十月大峰圆寂,享寿89虚岁高龄,被安葬于桥尾山的雄狮山(墓尚存)。至南宋绍兴癸酉(1153),由乡贡元蔡淳,捐资续建石桥完成,桥长30余丈。自此,两岸往来不受风涛之苦。该桥于元朝泰定甲子(1324)重修,元末为土寇谢均正所毁,明洪武八年(1375)僧无言重修,正统十二年(1447)主薄邓选再修,民国19年(1930)改成公路桥,1982年在其北面数百米处另建公路大桥,1992年9月15日古桥由报德古堂主持而复修竣工。
    乡民感念高僧善举,于南宋绍兴年(1131~ 1162)末,由乡贡蔡淳及其孙蔡震,在蚝坪乡腾让书斋易建为报德堂崇祀他,内奉敬大峰和弥陀佛像,尊大峰为祖师。明末清初,里人梦见祖师指示收尸施药等,该堂便奉行之,成为潮汕内外信奉祖师最早之善堂。自此,各县乡建祖师庙渐多,并于庙内设立慈善机构,更多地方是直接成立善堂或善社,行收尸、埋骨、施钱、米、药诸善举。至今犹然。

上一篇:名人的魅力
下一篇:试析大颠和大峰对后世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