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峰
  • 本栏最新文章
大峰
  • 本栏推荐文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善堂春秋 >

潮汕佛教信仰及汕头佛教文化的现实意义

时间:2011-11-13 作者:孙建宏 来源:汕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Tag:点击:

    作为潮汕区域中心的汕头是一佛教信仰比较浓厚的地区,佛教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汕头佛教文化不仅是汕头文化的重要内容,而且是汕头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,全面审视汕头佛教文化,并加以合理的保护、挖掘以及阐释和引领,有利于“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”,“建设和谐文化”,全面推进“文化强市,幸福汕头”目标的实现。
    一、潮汕佛教信仰及其文化特征之审视
    (一)佛教信仰历史悠久,高僧辈出,信众较多
    潮汕民众信仰佛教有悠久的历史,潮阳晋代西岩寺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,建于唐代的著名寺庙潮州开元寺、潮阳灵山寺是1983年全国首批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。自唐代以来,潮汕高僧辈出,古有惠照、大颠、慧元、大峰、道忞,近有仁智、智诚、定根、定持、圆彻等。有趣的是,在省佛协现任14名正副会长中,有一半以上是潮汕人。汕头现有宗教活动场所445处,其中,佛教活动场所计316处,占总活动场所的71%。汕头现有佛教信徒(有皈依)约4.5万人,佛教具体信众则难以统计。据2009年有关统计,潮汕四市(汕头、潮州、揭阳、汕尾)佛教活动场所共计640处,占全省佛教活动场所1445处的45%,信徒共计约19 .6万人占全省约90.9万信徒的22%。
    也就是说,全省佛教活动场所近一半在潮汕,每5个信仰佛教的,就有1个在潮汕。潮汕老百姓都自认信佛者甚多。早在明嘉靖年间,状元潮汕人林大钦在其《书太安人不事佛语》中就记载道:“大江之北,男人念佛,而江南女妪礼佛。焚香布施,求福利益,潮妪尤甚。”①可见,潮汕人信佛,特别是在老年妇女中有悠久的历史传统,而这种传统不可避免地会通过祖母、母亲的信仰而影响整个家庭。
    (二)佛教信仰深入民间,与道教及民间信仰交织崇拜
    拜神、有信仰是潮汕人较为普遍的共同特征。汕头的绝大部分家庭在房内都设有土地牌位,“拜老爷,几乎成了这里的传统家风。”②佛教崇拜系统、道教崇拜系统以及民间信仰系统是汕头信仰的三大主要系统,很多汕头民众把拜老爷爷称作“拜佛”,佛祖、道祖和“老爷”通用。如果你听到一位阿妈说去“拜佛”,很可能她是去拜道祖或拜老爷,反之亦然。潮汕人的信仰特征是“唯灵则信”,“多多益善”,多神崇拜,反正谁也不得罪。介于佛教与民间信仰之间的有大峰祖师,介于道教和民间信仰之间的有玄天上帝、妈祖、关公等,属于民间信仰的有伯公、三山国王等。林俊聪在其《潮汕庙堂》调查记录了467座庙宇,庙堂中所供奉的主神,一共74位,还不是完全统计。如果深究下去,这些神灵既有传统宗教文化的典范,如佛祖、观音、道德天尊(老子)等,也有民间信仰的代表土地公、伯公、赵元帅等;既有中原移民文化的产物,如玄天上帝、药王孙思邈、文天祥等;也有沿海或本地土著文化的凝结,如妈祖、三山国王、翁万达等;若从信仰根源来说,有自然崇拜,如海神、雷神等;有祖先崇拜;有功臣圣贤崇拜,这在汕头较多,如双忠公、文天祥、郑成功等;有传统制度性宗教派生下来的俗神信仰,如玉皇大帝、王母娘娘、梨山圣母、孙悟空、济公、关公等;以及行业祖师信仰,如药王孙思邈、鲁班等。正如洪寿仁所说:“历史上潮人确存在着求神敬佛的风俗,几乎什么神都供奉。”③多神崇拜、相互交织、深入民间是潮人信仰的一个显著特征。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,更为明显。在现在汕头一些企业里,也往往是既拜佛祖、观音;也拜财神、土地。还有的把玄天上帝或关公作为财神来拜,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。
    (三)佛教文化元素影响深远,深入到潮人生活诸多层面
    讲到潮汕文化,人们会想到韩愈影响;海洋文化、拜神文化、善堂文化、饮食文化等等,这其中很多与佛教影响有关,如拜神文化、善堂文化等。可以说,大峰祖师与潮汕善堂文化有直接影响,我市还有学者和政协委员提议将大峰祖师诞辰日设为汕头慈善日。就连韩愈被贬潮州也与佛教相连(谏迎佛骨表),且还与潮汕高僧大颠留下一段文化奇缘。佛教对潮汕的影响是深远的,海洋文化的源泉———重要生存活动的海洋捕捞充满了不确定性、风险性和机遇性,因此拜佛拜神是必然的选择。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,潮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语。比如:功德、福田、供品、问神、拜神、拜老爷、做功德等等都与佛教密切相连。佛教元素已深入到潮人人文精神之中,潮人已经普遍形成了“广结善缘”、与人为善、敬神的传统。潮人甚至把信不信佛看作划分好人和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,信佛能得到普遍的认同。潮汕人家初一、十五大都有拜老爷、供佛的习惯,即使今天汕头,也不例外。潮人很多家庭保存了在农历八月十五拜月光菩萨(月神),腊月初八吃腊八粥(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),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供天送神、正月初九供天迎请等传统风俗。农历七月在潮汕,更是佛事多多,很多人家都在做经忏、超度亡灵,这无疑是佛教“盂兰盆会”的影响。佛教的思想、观念、行为等已深入到潮人“思想、理念、行为、风俗、习惯”等较深的文化层面。
    (四)佛教信仰积蕴深厚,佛教文化资源丰富
   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,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,文化性是宗教的重要特征。除佛教本身的诸多经典外,我市现有18处佛教寺庵为省、市及县文物保护单位,仅潮阳灵山寺就有唐朝神木、铁印,明代铜铸观音像、古瓷器等数十件文物。据了解,在新一轮文物普查工作中,还有一批佛教活动场所和文物将被确定为保护对象。我市寺庵及其相应的建筑、资料等物质和精神的很多财富积淀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。如“灵山八景”与我市著名唐朝著名僧人释大颠有直接渊源;而近代高僧释智诚闭关三年用舌血书写的80万字的《华严经》不仅是潮州开元寺的镇寺之宝,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十分罕见而珍贵。潮汕庵寺的建筑格局,是宫殿式的,兼有楼、阁、塔,各色琉璃饰顶,雄伟壮观,特别是主殿屋脊,因使用潮汕特有的潮州嵌瓷,不论是双龙奉珠,还是鹿朝法轮等,均瑰丽多姿,别具一格。由于潮汕文化自身的魅力、人物代表和独特个性,也使潮汕庵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潮汕寺庵不仅积淀了赵朴初、启功、圆瑛、太虚、明旸、茗山、白光等全国文化界、僧界名人的书画、题联等墨宝,也积聚珍藏了诸如饶宗颐、叶恭绰、仁得(泰国)、吴南生、秦牧、庄世平、陈大羽、蔡起贤、蔡仰颜、杜应强、陈丁等潮籍、粤籍或海外潮籍乡彦俊贤的文化艺术珍品。这些书画、妙诗佳联以及相关的史记、志书、照片、回忆录等,一些是文化价值极高的瑰宝,它们在潮汕历史文化上占有特殊位置。

上一篇:百年善堂力担社会管理之责
下一篇:潮汕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系